大地的療愈與饋贈
清晨五點的薄霧里,我們踩著露水來到菜園。泥土還帶著夜的氣息,濕潤而溫暖。蹲下身,指尖觸到松軟的土壤,仿佛能感受到大地沉睡一夜后均勻的呼吸。這樣的時刻,城市尚在夢中,而土地已經(jīng)醒來,用它獨有的方式與我對話。豆角的藤蔓上掛著晶瑩的露珠,玉米葉子在晨風中沙沙作響,剛冒尖兒的花生苗頂著片片嫩綠的葉子,活像一群蹣跚學步的娃娃。
這片三畝見方的土地,七年前還是一片荒蕪,如今卻成了我們最珍貴的寶藏。記得第一次翻土時,一鋤頭下去是硬硬的板結(jié)土塊。偶爾還有大塊石頭和鋤頭碰撞,發(fā)出響亮的聲音。如今這片土地已經(jīng)變得松軟肥沃,蚯蚓在土層間穿梭,留下細密的孔道。記得去年春天,我在豌豆蓬里發(fā)現(xiàn)一窩野鳥蛋,青灰色的蛋殼上布滿褐色斑點。我沒去動它們,后來果然看見一只母小鳥帶著七八只小雛在菜畦間覓食。這些小生靈,都是土地給我們的額外饋贈。
春天的饋贈最為溫柔。一場細雨過后,韭菜和空心菜爭先恐后地往上躥,綠得能滴出水來。我最愛看清晨的陽光穿過菜葉,脈絡(luò)分明得像能看見汁液在流動。這時候摘一把青菜下鍋,連鹽都不用多放,自然的鮮甜就在舌尖綻放。
夏天的饋贈最為豐盛,是沉甸甸的禮物;ㄉ恢曛臧纹饋,根須上掛滿了飽滿的果實,像一串串風鈴。玉米稈長得比人還高,頂著紅纓子的玉米粒排列得整整齊齊。夏天的菜園里瓜果蔬菜應有盡有,紅紅的小辣椒,長長的茄子,大大的西紅柿,青脆的小青瓜。在豆角由頭發(fā)絲長成小細條的過程中,我每天都要去看好幾回。它們像拉長的翠綠繩子一樣,在綠葉間若隱若現(xiàn)。把飽滿的豆角采摘回來,不用放什么調(diào)料,只加點鹽,味道都足以讓人回味。
秋天的土地最慷慨最懂人心?吹郊t薯藤開始泛黃時,就知道地下的塊莖已經(jīng)成熟飽滿。帶上小孩挖紅薯時更有趣,大家順著藤蔓往下刨,就像開盲盒,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鋤頭會挖出多大的驚喜。有時一株下面就只有一兩個,有時居然會有三四個,甚至更多,都裹著薄薄的紫紅色外衣。去年我們挖到一個足有兩斤重的紅薯。小孩迫不及待地就地烤起了紅薯。烤熟后掰開的瞬間,甜香的熱氣直撲臉頰,橙紅的瓤子像夕陽的顏色?臼斓南銡饽茱h出老遠,常引來路過的鄉(xiāng)親駐足。我們總是熱情相邀,大家圍坐在田埂上,一邊剝著燙手的紅薯,一邊嘮著家常,其樂融融。
就連冬天,土地也不曾虧待我們。藏在土里的蘿卜越發(fā)清甜,霜打過的白菜格外脆嫩,還有開著結(jié)實緊致的西蘭花球,青嫩的蔥蒜在冷風里挺得筆直。撲面而來的不僅是蔬菜的清香,更有一股蓬勃的生命氣息。這片土地給我們的,遠不止餐桌上的美味。勞作時,指甲縫里嵌著黑土,衣服上沾著草屑,水鞋裹滿泥巴,卻覺得比任何時候都干凈。彎腰久了直起身時,能聽見骨頭咯吱作響,卻比坐在任何地方更渾身舒暢。最神奇的是老公的痛風,不知何時竟再沒發(fā)作過。
土地最懂得知恩圖報。你待它一分好,它必還你十分。我們不過施了些農(nóng)家肥,除了幾次草,它卻給了我們健康的身體,平靜的心緒,還有無數(shù)個與天地對話的清晨和黃昏。每次看著滿籃子的收獲,我都覺得,這不是我們種出來的,是土地心甘情愿送給我們的禮物。
作者:經(jīng)典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“翠涌九連共富路,春風點化萬竿斜!钡靥幘胚B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(zhèn)翠山村,峰戀疊嶂,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,似碧海綿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