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3歲老人盧英德堅持每天散步 受訪時讓孫女當(dāng)“翻譯”
核心提示
有些人,對遲暮老人的感嘆是:“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。”但是,對于年近百歲的盧英德老人來說,他的晚年卻稱得上“燦若朝霞”。
在和平縣老年體育協(xié)會主席劉維棠和盧英德的小兒子盧振根的帶領(lǐng)下,我們懷著對老人的崇敬之情,來到和平縣城盧英德家,走進他的精神家園,探索他的人生軌跡。
盧英德老人看報紙還不用戴眼鏡。
走進盧英德家,頭發(fā)斑白的老人帶著微笑與兒子、媳婦、孫女一道歡迎我們的到來,一個2歲大的小曾外孫則圍在他身邊打轉(zhuǎn)。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熱情地和記者握手,能感覺到他的手心很溫暖,身體很健朗。
幾句寒喧之后,他家里人便熱情地給我們做介紹:盧英德老人今年93歲,在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他以教書為名從事地下黨工作,收集情報。解放后一直在政府工作,退休后積極參加公益事業(yè),關(guān)心老年人身心健康,以身踐行,積極參加體育鍛煉,總結(jié)養(yǎng)生之道,收獲健康長壽。
堅持每天散步
盧英德老人雖然聽力大不如前了,但視力卻還很好,拿來一張報紙,他不用戴眼鏡就可以快速讀出來,聲音宏亮。老人堅持每天都到離家不遠的陽明鎮(zhèn)第五小學(xué)學(xué)校操場散步,他行走自如,充滿了活力。平時少生病,也無不良嗜好。
盧英德老人說,他最喜歡打門球,從1987年開始,打了20年,這也是他一直堅持鍛煉的運動項目之一。劉維棠說,他是和平縣首批打門球的老人之一,修建和平縣門球場時,盧英德老人已是70多歲,卻也和大伙一塊挑沙填場地。“這老人身上有股犟勁,他堅持每天打門球,積極參加比賽,2003年被評為我市老年人體育先進個人!蹦赀^90歲,體力下降,老人便少打門球了,開始堅持健步走,他說,堅持鍛煉可以使他四肢靈活,充滿活力。
老人注重鍛煉,還積極勸說他人要鍛煉身體,大媳婦黃彩巧就是在盧英德老人的影響下開始參加體育鍛煉的。黃彩巧告訴記者,她今年57歲了,老早就在老人的勸說下加入了和平縣門球隊,“他出去活動,見著其他老年人,就跟人說‘打門球去吧,很好的’,自己不能打了,他就游說別人去打。”在老人的影響下,家人和鄰居都積極參加體育鍛煉。
和諧相處其樂融融
盧英德老人有八個子女,已是四代同堂。老人和老伴一起住,子孫經(jīng);貋硖酵1987年開始,他們家便有個不成文的規(guī)定:每年除夕所有子孫都要回來過年,一定陪在老人身邊吃團圓飯,“這是雷打不動的!崩先说膬鹤诱f。在采訪時,記者看到老人總是微笑地看著身旁的曾外孫,老人聽力欠佳,孫女丹丹便一直坐在老人身邊當(dāng)臨時翻譯,附在爺爺耳邊跟他說話。家人和諧相處,左鄰右舍融洽,老人心寬體胖。
老人每天6點半起床,出去散步,7點半吃早餐。午餐后休息一會,下午找人聊天,晚上8點鐘睡覺,“啥都吃,不挑食”。老人說在前幾年,他還自己種菜,自給自足。
閑暇時,老人喜歡讀書看報,看新聞。還經(jīng)常給孩子們講革命故事,回憶當(dāng)年的烽火歲月。孫女丹丹拿出一本老人寫的關(guān)于大壩地下黨歷史片段的回憶錄,里邊記錄了在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老人親歷的一些故事。除此之外,老人還整理了陽明鎮(zhèn)大壩黨史的資料,寫了厚厚的一本。這些資料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,對老人來說,寫作也是充實生活的方式。
老人說沒有什么特殊的長壽秘訣,“貴”在堅持鍛煉,營造良好的生活氣氛,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(tài)。
本報記者 謝素德
見習(xí)記者 黃 斯
相關(guān)閱讀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- 搶抓“賽事經(jīng)濟”機遇,河源制造球拍暢銷歐美 1-8月我市出口體育用品7.5億元
- 2025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指數(shù)研究成果發(fā)布 源城區(qū)首登兩個全國“百強區(qū)”榜單
- 2025年全國千強鎮(zhèn)研究成果發(fā)布 源城區(qū)埔前鎮(zhèn)入選全國千強鎮(zhèn)
- 我市新一輪農(nóng)村公路提升行動吹響號角 到2027年全市基本實現(xiàn)縣道三級以上公路比例70%
- 河源市首屆全國科普月活動啟動 著力提升全民科學(xué)素質(zhì)
- 產(chǎn)業(yè)建設(shè)“大會戰(zhàn)”|江東新區(qū)產(chǎn)業(yè)建設(shè)“大會戰(zhàn)”掀熱潮 一線辦公解難點堵點 推動項目建設(shè)提速增效
最新專題
- 強國必先強教,強教必先強師。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(jié),主題是“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,譜寫教育強國建設(shè)華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