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(qū)民警幫助一對結合了10幾年的夫妻圓了“結婚夢”
核心提示
7月24日下午,家住高埔崗農場的劉伯全接過民警遞給他的戶口薄時,家住高埔崗農場的劉伯全不禁喜出望外,16歲的兒子和4歲的女兒如今終于報上了戶口,這下就能享受到有關部門的移民建房補助款了。不僅如此,劉伯全和老婆的結婚證也補上了,十幾年的夫妻終于圓了“結婚夢”有了合法憑證。
要領補助款沒有戶口咋辦?
“我們作業(yè)區(qū)有戶特困人家,區(qū)里按人口給他們批了一筆建房補助款,可是他家的小孩都沒有戶口,現(xiàn)在領不到補助款,派出所能不能想個辦法幫孩子入戶?”在高埔崗派出所警民懇談會上,新作塘作業(yè)區(qū)書記劉王佑對社區(qū)民警葉志強說。
據劉王佑介紹,這個特困家庭的戶主叫劉伯全,已經60多歲了,妻子肖偉梅是個殘疾人,一家人住在一間破舊的小棚子里,僅靠低保金度日。前段時間源城區(qū)有關部門給予其特殊照顧,特批每人8000余元建房補助款。這可把劉伯全一家高興壞了,有了這筆錢,他們再也不用住在低矮的竹棚,擔心臺風會刮走房子,他們也能建房住新居了。
不料,這筆每人8300元的補助款是要憑戶口發(fā)放的,劉伯全沒讀過什么書,對于“戶口”沒啥概念,殘疾妻子更是足不出戶,也因此16歲的兒子、身有殘疾的4歲的身有殘疾的女兒至今都沒有申報戶口,即所謂的“黑戶”。該怎么辦戶口,這成了困擾一家人的難題。
要入戶先補辦結婚證出生證
葉志強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便和派出所民警到新作塘作業(yè)區(qū)走訪,來到劉伯全家,這一家人的貧困艱難使他們頗為震驚,于是馬上向分局反映這一情況,以盡快幫劉伯全解決問題。分局戶政部門核實情況后,決定本著特事特辦,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原則,開通綠色通道,盡快為劉伯全的兩個小孩審批、辦理入戶手續(xù)。
按照規(guī)定,要給小孩辦理入戶,需要父母的結婚證、計生證明和小孩出生證明,可劉伯全當初和妻子結合時,腦子里根本沒有“結婚辦證”這根弦,兩個孩子也都沒有出生證明。民警和劉王佑一道到民政部門、醫(yī)院,為劉伯佰全一家先后補辦了結婚證、出生證。
經過一番奔波,結婚證、出生證都順利地補辦好了,7月23日戶證部門為劉伯全的兩個孩子辦好了入戶手續(xù)。
一雙兒女終于有了戶口
高埔崗派出所民警告訴記者,看了劉伯全的一家,這家人的困窘簡直讓人難以相信。大家他們覺得很辛心酸,于是買了一袋米、一桶油和幾套小女孩穿的衣服,大家還紛紛解囊捐款,準備給劉伯全家送去。源城區(qū)副區(qū)長、公安分局局長黃金來得知這一情況后,也委托派出所民警給劉伯全送去了慰問金。
7月24日下午4點左右,記者跟隨高埔崗派出所民警、源城公安分局戶政民警來到高埔崗農場新作塘作業(yè)區(qū)居民劉伯全家。說是家,其實不過是一間由竹子、廣告牌搭成的棚子,簡陋自然不用說,棚子里面光線昏暗,幾塊板子搭成的床,黃黑的蚊帳,家具舊而且零碎。
劉伯全又高又瘦,站在門口,懷里是他的小女兒,由于身有殘疾,剛過完四歲生日的女孩兒身形遠比同齡的孩子小。殘疾的妻子肖偉梅兩腿明顯變形,手撐著兩只拖鞋,“走”到門口迎接客人。
民警和劉王佑把辦好的結婚證、小孩出生證、戶口簿送到劉伯全手中,同時還給夫妻倆送上了日常用品和慰問金,戶籍民警抱著小女孩劉順娟,為她換上新衣服。劉伯佰全顯得很激動,連聲道謝,而妻子肖偉梅則拿著結婚證和戶口本,幸福羞澀地笑著。
本報記者 黃 丹
通訊員 黃光明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- 搶抓“賽事經濟”機遇,河源制造球拍暢銷歐美 1-8月我市出口體育用品7.5億元
- 2025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(fā)展指數(shù)研究成果發(fā)布 源城區(qū)首登兩個全國“百強區(qū)”榜單
- 2025年全國千強鎮(zhèn)研究成果發(fā)布 源城區(qū)埔前鎮(zhèn)入選全國千強鎮(zhèn)
- 我市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吹響號角 到2027年全市基本實現(xiàn)縣道三級以上公路比例70%
- 河源市首屆全國科普月活動啟動 著力提升全民科學素質
- 產業(yè)建設“大會戰(zhàn)”|江東新區(qū)產業(yè)建設“大會戰(zhàn)”掀熱潮 一線辦公解難點堵點 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
最新專題
- 強國必先強教,強教必先強師。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(jié),主題是“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,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”。